快看點丨“公務員課程”進大學,是教大學生考公嗎?
近日,西南大學因開設公務員相關專業引發熱議。校方介紹,該專業為“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微專業,是教授公務員和行政事業公務人員公開遴選所需核心知識的應用型專業。
這個專業教什么?會讓公考競爭更激烈嗎?
資料圖:圖為2月25日,福建省2023年度公務員錄用考試筆試福州考區福建農林大學考點,考生查看考試信息。 張斌 攝“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微專業
(資料圖片)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官網介紹,該專業整合了歷史學、民族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行政管理學等學科、專業的資源,以當代公務人員對理論知識、公務技能、歷史文化知識、國際視野、心理健康等核心素養的現實需求為方向,以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的提升教育為內容。
該專業采取理論學習與應用實作相結合的模式教學,聘請具有豐富公務經驗的老師執教實作,通過公文寫作、公務禮儀、行政能力測試與申論訓練等課程,系統培養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和未來職業生涯的決勝力。
招生面向西南大學大二及以上年級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學制為1年。
課程共兩學期。第一學期開展文化基礎課程教學,包括申論概論、世界文化史、中國文化史、創新哲學導論等課程;第二學期開展素質拓展與能力培養課程教學,包括行政能力測試基礎、公文寫作、公務交流與表達規范(公務禮儀)、公職人員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維護等課程。
學生修滿24學分即完成本微專業學習,由學校統一發放微專業學習證明。值得注意的是,該微專業不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備注信息,不授予學位。
資料圖:1月8日,江西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學考點外,一名考生拿著資料在復習。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
什么是微專業?
中新網注意到,西南大學開設的公務員相關微專業與傳統意義上的專業區分不同。微專業是指高校在大學生學習原專業的基礎上,圍繞某個特定學術領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養,提煉開設的一組核心課程。
相較于傳統意義上的專業劃分,微專業課程多由5到10門,共20個學分左右的課程模塊組合而成。小而精是其課程體系的顯著特點。
近年來,國內眾多高校相繼開設了微專業。
2022年3月,中國傳媒大學發布微專業招生信息,稱為拓寬學生跨學科學習渠道,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開設網絡與知識產權法、劇本創作、創新創業管理等12個微專業。
山東大學2022年“智能通信”微專業招生簡章提到,微專業依托學科優勢,匯聚一校三地優質師資,實施小班制、導師制教學模型。
中新網注意到,西南大學不止推出“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微專業,還有治理法學微專業、無人機技術與運用等其他微專業課程,旨在培養能夠深度融合本專業和其他學科知識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綜合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西南大學一位大一學生認為,學校開設的微專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跨學科知識學習的平臺,“微專業的學習時間相較于本專業、輔修專業而言時間更短,學習過程更加靈活”。
而對于“公務能力與公務員文化素養”微專業,西南大學一位大三學生向中新網表示,身邊的同學覺得這個專業很新穎,她本人正在為明年選調生考試準備,所以正想報名此專業進行學習。
“我感覺學到的東西會很多。雖然這是微專業,但其帶來的價值可能并不微小。”她說。
南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茹寧認為,微專業相較于大學里每學期的公選課程更具系統性,在培養學生方面更具實踐性和就業導向性,“微專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就業實踐能力”。
1月8日,鄭州,河南省商務中等職業學校考點外,考生入場前復習。中新社發 程航 攝
開設這個專業,對公考有什么影響嗎?
對于西南大學開設的公務員相關微專業,有網友疑惑,高校怎能開設這種以考公務員課程為主的專業?開設此專業對公考競爭是否有影響?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該專業的開設是滿足學校與學生雙方的需求。一方面,學校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近年來高校畢業生“考公熱”是趨勢之一。
近年來,“公考熱”話題一直廣受熱議,以2023年度國考為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公務員計劃招錄3.71萬人,相比2022年計劃招錄人數增加了18.7%,考試當天共152.5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實際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41:1。
此外,多省份2023年的公務員招錄規模都有所擴大,廣東、湖北兩地招錄人數過萬,甘肅、云南、廣西、內蒙古4地擴招超過50%。
“開設這個專業,學習成本低于校外輔導班,對于本校學生來說考公有一些優勢,客觀上會引導學生報考公務員。同時,該專業還設置了不少與考試技巧無關的課程,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儲朝暉說。
茹寧表示,事實上,該專業中涉及到的申論等課程并非獨有,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也有涉及。“微專業的設置是大學面向社會與市場需求的一種創新性嘗試,以期幫助學生在學校學習到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完)
編輯:段麗萍關鍵詞:
相關閱讀
-
今年以來最強沙塵天氣來襲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題:今年以來最強沙塵天氣來襲最近沙塵天氣是否... -
餐飲消費開年加速回暖 市場信心逐步恢...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題:餐飲消費開年加速回暖市場信心逐步恢復新華... -
快看點丨“公務員課程”進大學,是教大...
近日,西南大學因開設公務員相關專業引發熱議。校方介紹,該專業為... -
Ulian品牌升級為Ulink,致力成為專業交...
Ulian已全面完成品牌升級為Ulink,將致力于成為專業交易員的首選加... -
世界觀天下!春耕備耕正當時 糧食生產...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醪橋鎮種糧大戶周小毛高興地說。通過智能化育... -
八部門:七種途徑助農村殘疾人就業增收
記者21日從中國殘聯獲悉,中國殘聯、工信部、財政部等8部門日前共同... -
環球動態:養老金2022年四季度新進8股 增持7股
統計顯示,截至3月22日,2022年四季度末養老金賬戶共現身20只個股前... -
社保基金連續持有29股 最長已持有41個...
財報季,機構持股動向逐漸浮出水面,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末共現身48... -
兩部門印發通知推進節能降碳——節能標...
“這些取值原則是對節能標準制修訂中各級指標的原則性要求,在具體... -
日本民眾集會反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全球...
新華社東京3月21日電來自日本各地近5000名民眾21日下午在東京舉行集... -
八部門:七種途徑助力農村殘疾人就業增...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記者高蕾)記者21日從中國殘聯獲悉,中國殘聯、... -
工信部通報!這55款APP(SDK)存在侵權...
關于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SDK)通報(2023年第2批,總第28批)工業和... -
官宣!2023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正...
2023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征集活動落下帷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
世界快資訊:五日龍虎榜追蹤 機構搶籌這46股
證券時報& 183;數據寶統計,3月21日滬指收盤報3255 65點,漲20 7... -
146家公司獲機構調研(附名單)
近5日機構合計調研146家公司,盛天網絡、工業富聯、湯臣倍健等被多... -
天天播報:38股獲20家以上機構調研 盛天...
數據寶統計,近5個交易日(3月15日至3月21日)滬深兩市約146家上市公... -
機構策略:指數雙底共振反彈 新能源或...
國盛證券指出,近期兩市指數表現背離,但隨著周二兩市指數在重要底... -
《全國睡眠健康促進行動》正式落地舒福...
春風朝夕起,吹綠日日深,當值春分萬物生機勃勃,又恰逢世界睡眠日。... -
《騎兵》歸來 感動依舊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馮雪玉王磊實習記者許敬)3月21日晚,... -
包鋼集團與北京科技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格日勒圖)3月20日,包鋼集團與北京科...